共“城”长,创未来。在龙港设市五周年之际,浙江日报温州分社联合龙港市委宣传部、龙港市融媒体中心从龙港设市“第一”记忆出发,聚焦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一起感受全国首个“镇改市”通过改革的强劲脉动,为城市蝶变注入澎湃动力。
“厂房证到手了。”2020年1月1日,温州新雅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拿到不动产登记证后,公司负责人戴永达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在公司群里分享。这是龙港设市后的第一本工业厂房证。
“可能就是全市‘第一’的光环加持,短短几年,这本证还造就了两家规上企业。”5月13日,戴永达热情地带着记者走访入驻的印刷包装企业。
新雅工业园,是龙港传统印刷产业聚集发展的阵地平台,园区共有100多家印刷包装企业。其中龙港市第一本工业厂房证所在厂房当年被租给了8家企业。
“这家很厉害,当时搬进来还是新创企业,两年就做到了规上。”在戴永达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浙江禾风印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经理陈启潘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他们一方面提高产品科技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效益激励提升员工生产效率。“我给你看看我们的包装新产品。”陈启潘转过身去,在身后的柜墙上翻找起来。
“不在那里,在这个柜子上,喏,是这个奶粉盒。”说这话的天博tb,也是同一本工业厂房证上的租户、龙港市华恩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晓。
为什么王瑞晓会更熟悉陈启潘的办公室?“我们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看,这盒子上闪着光,有形状有颜色的部分,就是我们家的产品。”王瑞晓笑着介绍,他们企业生产镭射膜,属于印刷包装业的上游企业。“如果说生产一个盒子就像是在做一道菜,那么陈总是厨师,我家提供的镭射膜是菜料。”
龙港市华恩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晓(左)与浙江禾风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启潘(右) 孙坤/摄
据介绍,公司产量从最初的30多吨/月提升至100多吨/月,客户几乎涵盖全国各省,光园区内就有20多家,在2023年,升级为规上企业。
短短不到两三年时间,就因为设市第一本工业厂房证天博tb最新,两家企业结缘在此,互相成就。对于龙港设市五年,两位企业家信心十足:“从农民城到产业城再到撤镇设市,龙港人敢干肯干的基因是最大的力量,相信龙港印刷产业也会随时代大潮焕发新生。”
一“印”俱全、无所不包。作为全国三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之一,龙港印刷产业链配套齐全,全国独有。
然而,前期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很快迎来了“成长的烦恼”。尤其最近十余年,中国的印刷市场发生巨变,印刷从“暴利时代”进入“微利时代”,龙港印刷业的先发优势逐渐失去,行业陷入了“洗牌期”。
求变方能破局。撤镇设市以来,龙港市很快推出了传统支柱产业重塑计划,重点抓好印刷产业高端化转型,紧扣细分赛道、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极。如今,“老传统”不断萌发新生机,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龙港持续引导多家小微企业组成大公司,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龙港市玖赢实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浙江禾脉印业有限公司、浙江艺诚科技有限公司等九家印刷包装规上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单位。原先9家企业均属于印刷包装类的小企业,均无单独申请用地的实力,组成一家大型企业后,成功在龙港新城拿地70.3亩,建成集标准厂房、宿舍、办公楼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投资2.68亿元引进包装印刷智造及功能性新材料建设项目。
从传统化产业到数字化转型。龙港系统化、批量化推进印刷包装行业数字化改造。作为第一批数字化改造样本试点企业,去年金驰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从订单、排产、生产、质量等全生产过程数字化,生产周期从2-7天减为平均73小时、生产能耗下降18%以上;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品综合质量水平提升20%、生产效益提升30%、交付周期提升25%。去年,龙港印刷包装行业被列入浙江省产业数字化改革试点,龙港印刷包装产业集群被列入浙江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从“啥活都接”到做精做专。近年来,龙港推动印刷包装企业深耕各细分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独门绝招。比如中域科技专业做模内贴,一度占据全国细分市场的60%以上份额;豪格防伪专门从事防伪标签印刷,产品获得世界性大奖;青天包装专门做宠物食品包装,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超过50%;还有专注于食品烘焙包装的思享包装、主营不干胶产品的丰华科技等,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从单一加工到创意加持。龙港不断整合“产业+高校+平台”资源,加强引进文创专业人才的扶持力度,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相关产研学合作,进一步促进文创相关人才引进、设计服务能力提升等,不断推动创意、创新、创业与印刷发展有机融合的一站式平台。今年,中国寓言大会在龙港举行,让人们关注到,龙港的印刷包装产业正向着文化创意赛道延伸。如今,故宫文创、中国国家博物馆、王者荣耀等各大知名IP的文创和手办产品先后在龙港落地生花,使龙港印刷文创产品在全国文创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一纸一版,刷刷作响。截至2023年底,全市持有印刷许可证的企业894家,相关市场主体40085家,年产值约200亿元,其中规上企业220余家,超亿元企业21家。